吴冠中谈艺录

时间:2014-04-14 17:28 栏目:艺术家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12,237 次

作者:肖鸣   来源:投资有道

  艺术是对生活的补充,而非记录 ——吴冠中谈艺录

对话者:  吴冠中 桑火尧
时   间:2010年3月18日
地   点:北京古芳苑吴冠中寓所

编者按:著名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中今年6月驾鹤西去,享年91岁。可庆幸的是,先生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留下了传世之言。今年3月18日,浙江美术馆副馆长桑火尧登门拜访,吴先生与其促膝而谈,从对自己的评价到艺术的本质,再到艺术的未来,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这也几乎是吴先生生前最后一次与人系统地讨论艺术话题。《投资有道》特根据当时的录音,辑录文字如下,以飨读者。

对话人物档案:吴冠中(左)桑火尧(右)

对话人物档案

吴冠中(左),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杰出代表,一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桑火尧(右),浙江美术馆副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浙江省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国境象水墨的开创者。

  我不就别人的范儿

桑火尧(以下简称桑):我们谈中国水墨画, 杭州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宋室南迁,杭州成为一个重要的水墨画重镇,影响了大江南北。我长期生活在杭州这块有艺术气质的地方,受益很多。现在,作为我们中青年一代画家,面对前辈们这么厚实的传统,水墨之路该怎么走,有点迷惘。作为我自己来说,一直想探索新的水墨之路。我相信艺术的发展必须在创新基础上发展,但实际做起来,还是挺艰难的。

吴冠中(以下简称吴):水墨画的创新是必然的,必须的,发展是创新基础上的发展。要创新,肯定会有争议。我的作品也有很多争议,有说我的画从波洛克那儿弄来的。有说我的江南水乡系列是从康定斯基那里过来的。其实那都是胡扯。我去贵州,站在高山上,发现那一道道的山路而产生了创作灵感。我在留法时,波洛克还没有影响到欧洲,在欧洲还没有见过,回国后在后来的展览上才看到。波洛克的作品讲感情,完全感性的、冲动的。我是先有理念,有理性在内,完全不同的。我的江南水乡,也是在江南环境中领悟而来的创作。所以,西方人看我的作品,认为完全是我自己的东西。我的作品是世界上所没有的,从来没有见过的,西方也没有的,这个形式是我逐步建立起来的。

吴冠中作品之《晴转多云》

我认为创新,不仅要给传统的东西创新,同时,自己给自己也要创新。每个早上起来作画,都应该有创新。我不就别人的范儿。我唯一的乐趣是创新,心里是孤独的,但不这样做,我觉得是浪费了。创新是自己给自己提出问题,有很多思路,有各个方面的创新,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去探索。所以,你在探索,你在思考问题,肯定是好的,坚持下去,毅力很重要。

桑:现在社会浮躁,画家心里也很纠结的,要么不想动脑,重复古人,按照古人的笔墨图式画一遍,方便,老百姓也搞不懂。但我自己觉得这样画,没什么意思,让别人去画吧,我不想这样做。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习西方的一些皮毛随心所欲,没有基础的创新,但舆论又把这些吹上天。所以,画坛的现象,真让人眼花缭乱呢。

吴:传统的东西有好也有坏,西方的东西也有好有坏。如果传统把人的思路给束缚了,肯定是不好的,要突破它,更不能千人一面古人样,那都是在制造垃圾,真是一种浪费。还有一些年轻人,一夜之间想成名,急于求成,没有根基,搞所谓的创新,作品很难看,但报纸上登一版、二版,这是在糊弄。

这样的情况,让外国人看笑话,影响很差。我认为,这是最大的政治,它毁坏了我们的名誉,毁坏了我们的文化。文化大国的力量要大于军事大国。

  思想远比笔墨技巧更重要

桑:艺术创作需要有很多方面的东西构成的,包括画家的理念、题材、形式以及笔墨等等。在创作中,我始终认为,一位好的画家,首先应当有思想、思辨,作品才有深度,才耐看。但现在,总是有人喜欢拿古人的笔墨与今人来比较,所以导致一些年轻人一头扎进去弄笔墨技巧,而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东西,我倒认为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作品等于零。同时,我觉得笔墨也可创新,包括它的媒材, 包括纸、笔等都可创新,关键是服从表达内容与画面的需要。我最近探索把油画布与宣纸结合起来作画,有综合性,感到有新的味道。

吴:艺术创新,确实思想远比笔墨技巧更重要,思想、理念来得不容易,但笔墨技巧学学是很快的。看待笔墨,我们不能孤立地看,每个人,每个作品都不一样,我们的标准也不一样。吴昌硕、黄宾虹的笔墨好不好,离开他们的画面就难说。况且,吴、黄的笔墨有好也有不好的。所以,我们总不能老是拿古人的笔墨怎样怎样,吴、黄的笔墨怎样怎样,来给现在的画儿说教。传统绘画有好的笔墨,但固定的程式化,就不行啦。据说,有人跟老师学画,拿画给老师看,老师说这画不错,可惜你不是用中国人的画法, 是好画,但不是好的中国画。这种孤立的标准,把中国画画法变得很抽象了。

中国水墨画的发展,走向国际化为什么路途这么艰难。我看有工具技法问题,更有传统与意识问题,中国人对这个问题要重视,中国画的发展要随着时代发展。否则,老祖宗的好东西越来越难真传下去了,国画就慢慢萎缩掉了,就没有竞争力了。

水墨画要发展,要从整个世界环境中看,吸收一切好的东西,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只要理念与形式的需要,就可以不择一切手段,包括材料、笔墨等等都可以改变。中国画的工具虽然是可以用的,但每种工具有优点,也会有缺点,关键是看表达需不需要,离开内容的固定的程式化的笔墨等于零。

桑:年轻画家的创作,有时往往会有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画的作品要参加所谓主流的展览,那就得按照评委的要求去画,那种大、细、全的画法,虽然不喜欢,但不这样画,也就很难参加他们的展览。所以,有人说,如果八大、石涛、吴昌硕、黄宾虹活在当下,也无法参加那些展览。另一方面,画家很想坚持自我,画自己的真情实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去创作,但要被社会认可、藏家欣赏,也很难的。因为很多人包括一些藏家都是跟风的,缺少那种艺术的判断能力。我自己这些年一直坚守自己的艺术信念,按照自己的理念与绘画语言进行创作。在法国、台湾等地办了些个展,大家感觉到与内地经常看到的水墨画作品风格不一样,有新鲜的感觉,挺受欢迎的。我认为艺术不同于技术,它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探索未知的区域。

  艺术要补充生活中所没有的

桑:所以你说要办叛徒画展了。

吴:是啊。我也当过好几届评委。有的作者就对我说,他的画怎样怎样,说了很多,我说,我是聋子,听不见。讲了很多没有用,我只看画面就知道了,真正让我看得上的很少很少。你的作品,我看了,是一种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有时代性、现代性。你的画有思想、空灵、空旷,空间感大,有张力。你的画有一种维度空间,有时空感,对艺术空间上的扩大,让人有很多想象力。你的每幅画都不一样,看得出精心构思过,就这样画下去好的。有的人老是画一种形式,一个题材,不去开拓,老画一幅画有什么意思?你每幅画都有想法,都不一样的,这样做对的。每时每刻的感觉不一样,就应该让每一幅画有不一样的感觉。

桑:中国绘画一直讲究一种诗性的美,从唐王维以来,到宋苏东坡、米元章,直至元四家等大家的画,都是画中诗、诗中画,已经成为中国水墨精神的一种文化印记,也是中国水墨画的东方文化性的体现。所以,在绘画中,在现代的图式之下,怎么来诠释这种诗性的美,是我追求的东西,也是我境象绘画要表达的一些想法吧。

吴:看得出来,在你的绘画中这样的意识已经很强了,你的作品以前有八大山人的影子,现在是越走越感性,越走越空灵了,这种空灵、静和的画面,就是东方诗性美的表现,看上去很美,有味儿。现在有些人画画,画的很像很细,过去这样画可以,但现在用照相机就可以了,那样画没意思了。现在作画就要有意境,空旷、简约,让人有想象空间,这就难了。艺术要补充生活中所没有的,是对生活的补充,而非记录。精神生活很重要,你的画给别人欣赏有想象空间,这就足够了。你今后画画还可以更感性,更放松地去画。

桑:有人说江南就是很好的一幅水墨画,杭州是江南文化的精华与代表,烟雨濛濛,灰灰的空间就是一幅生动的水墨画。同时,江南的花草,庭院与器物,更易入画,在西方人看来,更代表东方情思。所以,我在绘画题材上,在这方面表现得多一些。

吴:我说过的风筝不断线也有这个意思。江南景致用水墨来表现,相得益彰。你长期生活在江南,从生活中得来,用真情实感来表现,反映在画面上了,很和谐。

  发现比培养更重要

桑:随着技术的发达,时代与审美的发展,从全球看,艺术已经从具象到意象再到抽象在突围了。但这样的突围过程是很艰难的,无论从观念,到审美,到技法,都需要跟上,才有可能。我倡导的境象绘画,其实也希望对传统的绘画有所突破。

就像您刚才所说的笔墨当随时代一样,现在信息时代,地球变小了,中国水墨画的图式上也要尽量吸取世界上好的东西,这样做,也是便于中国画更具有世界的审美性。所以,我在作品的形式上、构图上,一直在做一些新的推进,借用了构成的、解构的一些西方绘画形式语言,不择手段让作品有当代性的感觉。

吴:我一直提倡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老的形式,大家都画过了,都知道,没有什么意思,用新办法产生一切可能的形式,创造出新的东西,才会有意味。你的作品有自己的想法,画面空间分割有特色,大胆采用非常规的分割关系,疏与密、塞与透的分割布局,都尽量走极端,看似不对称、实则很均衡,这种强烈的对比关系,一般画家不大会这样去画,而你做了,画画的乐趣就应该这样去探索。

从中国水墨画的现状看,从具象到意象再到抽象,还有很多路要走,还需要做很多工作。现在一些官方展览,由于评委的口味,大家都去写实,画照片,画得又细又密,比技法,这样的倡导方向本身就是个问题。艺术不是技术,重要的是想法、观念,而不是技法,路走错了。全国性的展览,要去发现有天赋的画家,而不是去发现苦行僧。

所以, 我觉得发现比培养更重要;培养慧眼比训练巧手更重要,社会怎样去发现人才,画家又怎样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很重要。

桑:您的意思是发现画家的天赋比培养更重。

吴:是的。当画家首先要有天分,有灵气,这非常重要。有天分,再培养一下,马上就可以成材。有天分的人,他的画才会有味儿。从具象到抽象的突围就是需要有天分的人才,因为抽象类的作品比具象类的作品,创作上会更难。现在的画匠很多,艺术家太少了,学校也成为画匠的训练班。我们需要的是艺术而不是技术。

另外, 画家也要静下心来,多去看书,提高自己,学会思考,当一个有思想性的画家,思路开阔了, 艺术创作的理念与形式才会更丰富。

联系编辑: gang.lu@xinhuafinance.com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