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博物馆投资开辟“蓝海”?

时间:2014-05-06 17:00 栏目:拍卖场 编辑:投资有道 点击: 4,514 次

作者:罗梅芳   来源:投资有道12年10月刊

私立博物馆投资热,开辟了国内艺术投资空白点,而一马当先加入私立博物馆投资大军的,是那些富有的私人企业家。

随着近几年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兴起,私立博物馆投资同样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从我国最大的私立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在成都大邑县的建成,到龙美术馆、德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3家私立美术馆在黄浦江“西岸文化走廊”的落户,无论在艺术圈还是投资圈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也让越来越多的关注焦点投放到这个领域中。

“在未来3~5年内,私立博物馆的投资将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中国收藏家俱乐部理事长孔达达对私立博物馆投资的现状给予了乐观的估计。

事实上,私立博物馆的投资,在开辟国内艺术投资空白点之余,也让冷暖自知的投资人痛并快乐着。

私立博物馆投资开辟“蓝海”?

  私立博物馆投资成热潮

犹如一股强劲的风,私立博物馆的投资热潮在近几年尤为火爆。有媒体报道称,仅2011年国内新建的私立博物馆就达到395个。而一份不完全统计的报告显示,到目前为止,在全国登记注册的3415个博物馆中,私立博物馆有456个,“每十个博物馆中至少有一个是私立博物馆。”有专家称。

以成都为例,私立博物馆达到了33家,而国家博物馆也仅仅35家,几乎平分秋色。而这些数字,仅仅是针对公开的私立博物馆。“如果加上那些尚未注册的收藏室和博物馆,全国私立博物馆的总数有上千家。”业内人士如是说。

当然,私立博物馆的“热现象”不仅仅只是数字的增长,更有背后深层的推动力。“当下的国家政策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态度,这无疑成为私立博物馆诞生的’土壤’。”孔达达介绍说,2010年1月29日,国家文物局、文化部、财政部等7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目的在于为私立博物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得一些地方政府也开始关心私立博物馆的建设,上海徐汇区便是一例。

据悉,扶植私立博物馆已被纳入徐汇区文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的部署,一跃成为徐汇区推动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主要措施之一,与那些热衷于投资私立博物馆的投资者“一拍即合”,牢牢抓住了这样的机会,私立博物馆的投资瞬间被激活。

不仅如此,经济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开始“浮出水面”。“将自己数十年积累下来的珍贵藏品拿出来,建立一个博物馆供公众参观,让观众分享自己的收藏喜悦,已经成为收藏家们可以实现的梦想。”孔达达介绍说,尤其江浙沪一带的收藏者数量庞大,几乎占据了中国收藏界的半壁江山,推助了私立博物馆热潮的涌起。

正因如此,中国收藏家俱乐部正在筹办的“2012全球博物馆高峰论坛”中,就将“中国进入博物馆新时代”后,如何确立私立博物馆的定位,如何建立私立博物馆的现代运营机制作为论坛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论坛一共设立了两大主题,分别是’迎接博物馆新时代’和’艺术品收藏的时代课题’。目前我们正与长三角一带的多家私立博物馆在洽谈,这一议题很受博物馆欢迎。”孔达达说。

对此,也有业内人士提醒到:“现在私立博物馆投资看似出现了一个热潮,其实质却是资本对廉价土地的争夺。有不少人打的主意是仿效前几年科技园区的模式,以建造私立博物馆的名义低价拿下土地,然后进行商业开发,就是变质的艺术地产。”

  企业“大鳄”当先

正如业内反应的那样,私立博物馆的投资是“有钱人的游戏”。“拿地、建馆、展出和保养藏品,都是大手笔的动作,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一位收藏家感慨说。这也就注定了,首当其冲加入私立博物馆投资大军的是那些企业家。

仅以上海为例,龙美术馆就是著名企业家和收藏界大鳄刘益谦、王薇夫妇斥资2亿元打造的私立美术馆。“龙美术馆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这是一家纯粹的美术馆,所有建筑空间全部用来展示刘益谦、王薇的私人藏品。”龙美术馆执行馆长黄剑介绍说。而德美术馆、昊美术馆、喜马拉雅美术馆也不例外,均为企业家在上海投资的私立博物馆。

“这些由企业家投资的私立博物馆在国内不在少数。”业内专家介绍,由于企业财力雄厚,能够以商养馆,可以保证博物馆的生存。如企业家杨休、谢嘉林和徐朝军等藏家投资兴建的江苏省最大的私立博物馆长风堂博物馆、金轮集团董事长陆汉振斥资5亿元筹建的浙江最大的私立博物馆--金轮艺术馆,均属此列。

? 此外,作为专业的收藏家,自然也是私立博物馆投资的积极实践者。比如许四海投资的私立博物馆,便曾经在收藏界“一石激起千层浪”。但这些毕竟在少数,而那些没有足够的财力去开设私立博物馆的专业收藏家,则选择了与一些机构和企业家联手投资兴建博物馆。

甚至,有的收藏家直接选择了把多年的藏品捐赠一部分给那些正规的、规模大的博物馆。“如果捐赠的藏品数量足够多,这些博物馆会给捐赠的收藏家一个厅,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博物馆还会给他们建立一个完善的体系以保护这些藏品。”孔达达介绍,比如不久前,乌利-希克捐赠藏品给香港M+博物馆,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

后续经营问题凸显

虽然投资私立博物馆是寄托着收藏家梦想的益事,但每年藏品的维护、人才的招聘以及日常管理的支出,对很多颇具规模的私立博物馆来说是一个不菲的数字。“全世界没有一家博物馆是赚钱的,即使是世界性的大博物馆,也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政策的保障支持,更何况势单力薄的私立博物馆。”业内专家介绍,大部分人看到私立博物馆投资最为光鲜的一面--由政府扶持、拿地比较便宜,但随之接踵而至的,是私立博物馆如何运营的问题。

“要运营一个美术馆,压力非常大。”黄剑认为,资金的匮乏以及筹措渠道的来源单一,已经成为私立博物馆发展的瓶颈。也正因此,曾一度红火的北京古陶文明博物馆由于经营不善,也很快夭折于资金链的断裂上,私立博物馆面临的运营寒冬由此可见一斑。

“怎样让博物馆自给自足地活下去,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孔达达也介绍说,目前不少博物馆还缺少自己供血、建立一套系统的体制。

事实上,从世界范围来看,以馆养馆也是很困难的事。目前不少博物馆是以门票的方式收取费用,“门票收入一般最多只能相当于投入的5~10%,财力雄厚的私人企业家凭着对于收藏的热情,用企业养馆才能维持生存,但庞大的费用开支却成为不可言喻之’痛’。”

“以电费为例,私立博物馆用的是商业用电,平均每一度就要2.98元左右,这样下来,私立博物馆单就电费,每个月就要花费数十万元。”孔达达举例说。

当不少人把希望寄托于政府部门时,“虽然政府支持私立博物馆的建设,投资私立博物馆可以便宜地拿到土地,但是在延续性的、长期性的发展政策上,目前还比较稀缺。虽然地方政府也有一些倾斜,但是从国家政策的层面上来说,显得很少。这只要看看现在大多数国有博物馆现状就知道了。”

如何摆脱“艺术地产”阴影,并找寻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来运营私立博物馆,达到以馆养馆的目标,对于当下的私立博物馆投资人士而言,这条路还很漫长。

声明: (本文为投资有道签约作者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否则视为侵权,本刊将追究法律责任)

读者排行